扬州大学:蹚出“新路子” 培育“新农人”
3月27日,在江苏省兴化市千垛镇孙张村的油菜种植示范基地,扬州大学农学院冷锁虎教授(前左二)团队在田里躬身忙碌。
“您家去年播种较晚,苗情偏弱,现在正是小麦拔节长高的时候,要赶紧追肥。”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间,在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店岸村,扬州大学农学院首届“张家港班”毕业生苏宏鼎在田间地头向农户“传经送宝”。
9年前,他从该校毕业返乡当“村官”,帮助3家农场升级改造,全力当好2500亩绿色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田保姆”,成为村民们交口称赞的新时代“土秀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作为农科优势突出的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扎根中国大地,聚力培养卓越‘新农人’。”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焦新安说。
地方出卷,高校答题。返乡顶岗实习就是“准村官”们的必修课之一。去年9月,该校2019级“张家港班”本科生周玥尧回到家乡张家港市锦丰镇,分别在乐杨村、西港村村委从事农业政策普及、乡村文明卫生管理等工作,至今已半年有余。
为了大力提升学生强农兴农本领,学校通过校地联动,创设校内外“双课堂”“双导师”“双论文制”,助力学生在广袤的田野上写就“一懂两爱”大论文。江苏省兴化市千垛镇孙张村的油菜种植示范基地正是学校打造的“双课堂”之一。今年,该校20余名本硕博学生在此当起“田管家”,将该校冷锁虎教授团队研发的油菜毯状苗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技术“种”到油菜田里。
在该校农学院院长杨泽峰看来,卓越“新农人”不仅要理念新、懂技术,还要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在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试验田上空,一架无人机在“专业飞手”的操控下,灵活自如地按照规划路线低空飞行、往返穿梭。“无人机拍摄的苗情照片,将实时传送至电脑端,立即生成农情监测数据,为制定精准的生产管理方案提供科学决策,实现了‘慧’巡田、‘慧’种地。”该院博士研究生杨天乐一边操作、一边说。
近年来,学校聚焦现实需求,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开设“智慧农业管理”“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农村社会治理”等课程,组织开展“大田种植训练计划”,分田到班、责任到人,让学生全程参与每年两季作物的“种、管、收、售”,系统培养学生自主生产、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等能力。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我们贯通本硕博培养,依托学校实验农牧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30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创构实施涵盖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创业实践、生产实践等五位一体交叉递进式的产学研教协同实践育人体系。”杨泽峰说,多形式、多平台的锻炼,让学生带着理论思考下田、带着实践体会回校,才能真正打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耦合联动的“最后一公里”。
2010年以来,扬州大学顺应“三农”事业的时代要求,携手地方政府开展“订单式”培养,开设“张家港班”“常熟班”等,至今已培养了400多名“宽博知识、宽精技能、宽厚素质”“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新农人”,创设了供需适配、校地共育、全程赋能的“扬大模式”。
作者: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学军 通讯员 虞璐 王一凡 摄影报道
元志愿陪伴各位小伙伴度过高考
【高考升学群】
群内不定期分享高考升学资讯、教育政策
高考系列直播、择校指南、专业推荐介绍
高考各科提分必备技巧、学习资料共享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助教老师回复“高考”即可入群
★微信搜索小程序:元志愿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