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兰州理工大学:汲取战“疫”的精神力量
“在甘肃援鄂的100多名白衣战士中有50名90后,他们的坚强逆行让我深受感动。”日前,采取网上直播形式,兰州理工大学团委邀请甘肃援鄂白衣战士刘晓菊、张浩军、马鸿翔讲述武汉战“疫”故事,在青年大学生中反响热烈。
甘肃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刘晓菊2月19日接到通知,第一时间剪短头发,前往武汉英勇战“疫”33天。
“2个病区,60多名病人,危重10多人,其中多数为老人,患有脑梗、偏瘫、帕金森等基础病。”在武汉期间,刘晓菊的工作事无巨细,除参与救治,还要给病人喂饭、擦身子、如厕、翻身、开展心理疏导,一个多月时间里,她没时间上网、见不到亲人。每天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一个月来,刘晓菊体重下降了10多斤。“面对突发疫情,行动这么快,治疗这么好,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办到,只有中国可以做到。”刘晓菊说。
甘肃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与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张浩军是国家卫健委派驻武汉专家组成员。1月22日,国家卫健委派张浩军前往陕西督导疫情;1月24日,他突然接到命令,即刻奔赴武汉。
在那趟高铁上,张浩军是唯一一个去往武汉的乘客。作为武汉第五医院第一个外援,他提前设计防控举措,保障医护人员零感染,同时,监督医务人员正确防护、检查医院各个通道消毒、优化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此外,还参与完成了5个方舱医院的设计、施工工作。“平凡多么来之不易,不平凡就多么刻骨铭心。”张浩军说,人生真正的快乐是敢于迎接挑战,在这场抗疫战斗中,医务人员、志愿者、党员干部、建筑工人都让人动容。
90后马鸿翔是甘肃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护士。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她视疫情为命令,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在武汉连续奋战了32天。
马鸿翔每天出入各方舱,指导病人正确洗手、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教病人打太极、做运动,保持积极心态;给病人过生日,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关怀。她虽然看不清病人的脸,但总会听到一声声“谢谢”,收获满满的感动。“这是全国人民的战‘疫’,更是我们的主场,只要我们年轻人扛起担子,战‘疫’必胜!”她说。
兰州理工大学青年师生1.8万余人在线聆听了分享。一件件故事,一串串数字,一个个瞬间……隔着屏幕,很多师生几度落泪。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电信学院团委书记班振海说,援鄂医护人员们逆向而行、奋战在一线的精神令人钦佩,这场战“疫”,让我们更加体会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情,其中蕴含着14亿中华儿女同心同向同行的初心和使命。
“医护人员对生命的敬畏和职业的追求才换来了疫情防控的胜利,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机电学院团委书记魏孔元说,要向医护人员致敬、学习,珍惜当下、努力工作。
“疫情防控,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疫情中展现出的强大组织动员力、行动力、战斗力,我们要紧密团结起来,守初心、担使命,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材料学院青年教工朱建英说。
“白衣战士们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大灾难下中国人民团结互助、不怕困难的民族精神,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面临挑战时所表现出的优越性。”能动学院玉川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卜玉兰说。
设计艺术学院学生会主席赵琴说,作为学生党员,要在以后的时光中,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本领、在心怀感动中奉献他人。
元志愿陪伴各位小伙伴度过高考
【高考升学群】
群内不定期分享高考升学资讯、教育政策
高考系列直播、择校指南、专业推荐介绍
高考各科提分必备技巧、学习资料共享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助教老师回复“高考”即可入群
★微信搜索小程序:元志愿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