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语专业
印度尼西亚语专业——中印尼友好关系的推动者
一、什么是印度尼西亚语专业?
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属于文学门类中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学习印度尼西亚语是从零开始的,即从字母发音开始学习。
印度尼西亚语(印尼语:Bahasa Indonesia)简称“印尼语”,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官方语言,属于南岛语系(也称为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由于其发音饱满,语调动听,印尼语亦被称作“东方意大利语”。 印尼语是一种被规范后的马来语(Malay language)。1945年印尼摆脱荷兰殖民统治独立后,为了团结印度尼西亚数千个岛屿的人民,印尼语被印尼政府定为官方语言。在政府推动下,印尼语在印尼社会各个领域均占了主导地位,成为了少数成功取代殖民者语言地位的成功案例。除印度尼西亚本土,印尼语在东南亚其他地区,包括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泰国南部和菲律宾南部等地也得到广泛使用。印尼国内所有地区都通用印尼语,同时在荷兰、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国也有许多人使用印尼语。据估计,全球约有 2.7 亿人使用印尼语,使其成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由于印尼民众普遍英语水平不高,由于中印尼之间交流程度不断加深,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印尼语在中国与印尼在中印尼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印度尼西亚语简称“印尼语”,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官方语言,属于南岛语系(也称为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由于其发音饱满,语调动听,印尼语亦被称作“东方意大利语”。除印度尼西亚本土,印尼语在东南亚其他地区,包括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泰国南部和菲律宾南部等地也得到广泛使用。据估计,全球约有 2.7 亿人使用印尼语,使其成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由于印尼民众普遍英语水平不高,印尼语在中国与印尼的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国与印尼于1950年4月13日建交,此后10多年关系发展顺利。1965年印尼发生“9·30”事件,1967年10月30日两国外交关系中断。1990年8月8日外交关系恢复。2005年4月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10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1年6月建立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两国领导人交往频繁,友好关系不断深化,磋商合作机制运行顿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达成多项合作,成果丰硕。
近年来,印尼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中国与印尼的合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已成为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2018年,两国政府签署备忘录,同意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尼提出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框架下共同促进合作,如打造经贸合作园区、合作开发四个经济走廊、建设雅万高铁项目等。在数字经济领域,印尼已与字节跳动、百度、腾讯等中国企业进行包括设立IT研发中心、电子商务、金融科技、IT教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中国也是印尼旅游业重要的客源国之一,巴厘岛、日惹、科莫多岛等地已成为中国游客的热门旅行目的地。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以及中国与《东盟全面复苏框架》的对接,中国与印尼的合作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自2005年起,中印尼两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于2013年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印尼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贸易额逐年上升。截至2020年,中印双方的贸易额为714亿美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印尼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沿线国家,中国与印尼交往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双方在外交、经贸、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也会取得越来越大的发展和成就,而印尼语也会成为打开印尼语世界大门的钥匙,印尼语学习者则会成为掌握钥匙的人,成为中印尼友好关系的推动者。
二、印尼语专业学什么?
这个问题与印尼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紧密联系,根据社会需求和实际情况,我校印尼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印尼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印尼语专业人才。
为实现这个目标,印尼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培养高端印尼语人才”为原则,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其中专业必修课包括精读、泛读、语法、口语、听力、写作、翻译等课程,专业选修课则包括了与印尼语有关的文化、历史、政治、经贸、中印尼关系等各方面的课程,通过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更能够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辨能力。这些课程完整覆盖四年的大学学习,在知识、素质、能力方面都会让学生得到扎实而全面的提高,使他们成为家庭的骄傲,社会的栋梁,成为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大外印尼语专业特色是什么?
(一)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印尼语专业在建设中将突出国际化办学特色。2023年3月21日,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和夫人艾茜薇率团访问我校,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和印尼高校开展多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中印尼青年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促进印尼语专业提高建设水平。我们将积极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印尼大使馆、印尼著名高校合作,为印尼语学生提供公费或自费留学机会。印尼语专业参与我国教育部留基委奖学金项目及印尼政府留学奖学金项目,与多所印尼著名大学共同建设“2+1+1”人才培养模式,即大学一、二年级在国内学习,三年级赴国外学习,四年级回国完成学业。学生只要有出国的意愿,都可以得到公费或自费留学的机会。
(二)专业课程设置科学丰富。印尼语专业已建立了将建设以语言课程为主,文化、翻译、经贸、旅游、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国际教育等为特色的较为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保证了优秀的培养质量。利用我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印尼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能学习印尼语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还能到我校汉学院、商学院等院系学习对外汉语教学国际中文教育、旅游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的课程。
(三)突出实习实践教学。印尼语专业将努力与印尼企业及具有印尼业务的中国企业合作,定期安排学生到上述单位进行实习实践,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得到充足的实习实践机会,积累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印尼语实际应用能力,将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受到社会欢迎的印尼语专业人才。
四、印尼语专业就业现状及前景
印尼语专业就业现状良好,前景光明。根据调研,印尼语专业生就业领域集中在经贸合作、外交外事、教育科研、新闻、金融、旅游、对外汉语教学等部门。就业质量较高,就业去向多为政府、事业单位、大型旅行社等知名企业,学生亦可考取北大、印尼教育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
随着我国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RCEP协议的签署,印尼已成为关联我国企业“走出去”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国家,中国与印尼的交往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对印尼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我校印尼语专业作为大连外国语大学的重点专业之一,实施小班精英式教学,一方面是国家、社会对印尼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是学习印尼语机会的匮乏,由此可以判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尼语人才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之下,可以说印尼语人才是真正的稀缺人才,因而印尼语专业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五、哪些考生适合该专业的学习?
印尼语专业是一个从“零”开始、从字母发音开始学习的专业,因此大多数同学对这个专业的认识是较为模糊的。但语言是相通的,学习英语的经验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如果喜欢学习语言,想学习和掌握一门英语以外的外语,印尼语是很好的选择,教学经验和学生成绩也显示,高考英语分数高、基础扎实的学生,在大学学习印尼语也会更顺利一些,成绩也更优秀。
学习印尼语与学习一般文科专业不同,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语言天赋,对语言文字要敏感。这样不仅学习困难少,也利于以后的发展深造。印尼语专业对考生语言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求比较高,中文基础好的学生学起来也会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学习印尼语必然涉及中印尼语互译,中文好对翻译是大有裨益的。此外,喜欢写作、演讲,口齿伶俐,关心国际政治等也对学好印尼语很有帮助。
学习印尼语还要对印尼语世界感兴趣,不能单纯从就业角度考虑,因为学习外语不仅要背单词、学语法,还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等深层次知识,如果缺乏兴趣,学起来会有困难。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印尼语后必然会与印尼人交谈、交往,善于交流、阳光开朗、积极主动、胆大心细、善于思考等性格和特点,都会对学习印尼语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勤奋刻苦、持之以恒、不畏困难也是学习印尼语应有之精神,必须每天努力学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做好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等学习的各个环节,只有如此,才能成为精通掌握印尼语的人才,成为沟通中印尼紧密合作的践行者、中印尼友好关系的推动者。
元志愿陪伴各位小伙伴度过高考
【高考升学群】
群内不定期分享高考升学资讯、教育政策
高考系列直播、择校指南、专业推荐介绍
高考各科提分必备技巧、学习资料共享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助教老师回复“高考”即可入群
★微信搜索小程序:元志愿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