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
客服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2024年各二级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时间: 2024-05-27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 浏览量: 5689 收藏
省属
河北省/师范类/公办/河北省
排名: 第575名
综合指数: 57.52
热度:16819K
 
文学院

文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迟自1930年安次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建立,即已开设国文科目。1964年,廊坊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开始创建现代意义的中文专业。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5年12月成立文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0人,全日制本科生939人,设有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两个本科专业。

学院专业学科建设成果丰硕,目前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各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40人,结构合理,副教授以上教师占45%,硕博士占92%。拥有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三层次人才等优秀师资。近年来,获批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4项,出版专著17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河北省社科成果三等奖3项。

学院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理念,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突出文学经典教育,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强化专业导师制和双导师制,持续开展名家名师讲座和读书会,全力促进学生发展。定期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原创戏剧大赛、微电影大赛等活动,提升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学生在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中获特等奖,在省级“挑战杯”竞赛、华北五省区人文知识竞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在河北省“互联网+”大创大赛中获三等奖,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逐年提升,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中学骨干教师或优秀传媒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具有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较强的语文教学与研究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能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并具有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2019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现为教育硕士立项建设点,与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教育硕士。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建有省级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近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河北省社科基金课题16项、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项,出版著作24部,发表论文180余篇。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奖120余项,发表论文25篇。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写作、语文教学论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系统掌握戏剧影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特别是戏剧影视编剧的相关知识与技巧,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底蕴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戏剧影视及相关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创作、制作、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建有影视文学产业学院,通过赛事提升学生“编—创—练—演”能力。专任教师近年获批国家级出版横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9项,发表论著50余篇/部。教师刘兵导演的电影《喜欢高兴爱》入围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亚新单元,获最佳影片等三项提名,另有作品入围台湾电影金马奖。毕业生卢雄参与制作的电视剧《丁宝桢》在央视播出。近三年,学生获省级奖项10余项。50多名学生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

主要课程:剧本写作、基础写作、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摄影、影视剪辑、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戏剧艺术通论、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中外广播电视史、影视批评学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社会发展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下设历史、法律和社会工作三个系,拥有历史学、人文教育、法学和社会工作四个本科专业,建有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中心、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海河流域治理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廊坊市民族宗教理论研究基地、廊坊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与廊坊市人大共建“廊坊市地方立法基地”,成立了廊坊非遗文化产业学院。学院秉承“学科龙头引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文化深耕推动‘三全育人’和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

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教授、副教授占50%,博士占58%,先后有4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模范教师、教学名师,兼职硕士生导师10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3人,廊坊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形成了一支教学质量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院特聘全国著名明史研究专家、中国明史学会原会长南炳文,特聘全国著名史学史专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荣誉教授乔治忠,特聘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左海聪,长期在学院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科研工作。

近五年,学院教师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8篇;承担各级科研项目共4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河北省社科项目15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学生考研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通过率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毕业生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历史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高尚、五育并举,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系统的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兼具较强的历史学专业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胜任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中心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有专任教师25人,特聘教授2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本专业已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历史系、中国史教研室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为京津冀地区培养了大量优秀教师,近五年学生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史学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历史地理学、考古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史学论文写作和历史教学论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人文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教师信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扎实的以“历史、地理、教育”学科为核心,兼顾“文学、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专业功底,系统掌握基础教育科学和“史、地”学科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创新创业精神,能够在中学及各类教育机构胜任历史、地理等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内唯一人文教育专业点,倡导文、史、哲、地兼修的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博士占比60%,并且积极借力学校其他学科师资力量。建有校级一流课程1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建有非遗技艺工坊,与地方图书馆联手打造的“悦读宝贝”实践教学活动获得地方学生、学生家长的认可,为京津冀地区培养了大量优秀教师,尤其极大补充了河北省地方中学地理教师师资。近五年学生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湘潭大学、郑州大学等多所院校硕士研究生。

主要课程:人文科学概论、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地理科学导论、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西哲学史、文史经典文献著作导读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法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务技能,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仲裁及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职业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0%,博士5人,特聘国内知名法学专家1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3人。近三年共计68名在校生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20%—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京津冀培养了优秀的法律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及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实践课程。

本科生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社会工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服务全国,培养具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熟练掌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在民政、司法、劳动、社会保障、卫生、教育、文化等政府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以及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社会服务机构和慈善公益团体从事社会政策研究、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等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与沈阳化工大学联合培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是学校社会学重点发展学科建设点,是石家庄市民政局和廊坊市司法局授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一支高学历、双师型、精干的师资队伍;建有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搭建了各种类型的实习实训平台,与北京、广州、深圳、石家庄等10余家社工机构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优质的机构资源。毕业生先后获得“全国百名社工人物”、“北京团市委优秀社工”、“河北省最美社工”等荣誉称号。社工师证书通过率在90%以上,考研率持续稳定在30%以上,考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政策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社会统计学、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实务等课程。

本科生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建于1983年,现有英语系、日语系、商务英语系、翻译系和公共外语教学部五个教学系部,开设英语(师范方向)、商务英语、日语个本科专业。学院有教职工87人,含专任教师75人,教授5人,博士15人,在校生1174人。

学院被河北省高校工委评为“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小家”;2020级商英1班为全国活力团支部;学生党支部为省高校样板党支部。有1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和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目前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英语专业和国家级一流课程大学英语。

学院近年来30余人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社科成果奖,获省部级课题17项,厅级课题8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论著专著译著及主参编教材等12部;获省外语微课大赛一等奖、省金课团队大赛一等奖、省燕赵杯翻译大赛特等奖等奖项。

学院与廊坊市合作成立基础英语研究室,召开基础英语论坛。聘请廊坊市多名骨干教师担任“卓越班”校外导师,促进了专业内涵建设和学生发展。

学生专业四八级通过率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在各级专业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近30项。毕业生考研院校遍布复旦、南开等高校;出国留学院校有爱丁堡大学、洛杉矶大学和名古屋大学等。

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出色的英语语言能力、娴熟的英语教学教研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中学英语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形成了“彰显文化思辨教育、培树乐教育人素养”的专业优势。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超过85%。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高级写作、口笔译、英美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跨文化交际、中学英语教学法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日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日语语言能力,通晓商务、教育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日语复合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坚持日语与商务、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和日本文教大学有合作交流项目。学生考级通过率超过国内同类院校。

主要课程:高级日语、视听说、分析阅读、口笔译、语言概论、文学概论、商务日语谈判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商务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扎实的商务英语基本功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专业建有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形成了“强英语、精商务、厚人文”的专业特色。毕业生多从事跨境电商等工作。学生考取香港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

主要课程:综合商务英语、进出口单证、经济学导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理学院

理学院设有数学系、物理系和信息技术系三个系,共开设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物理学两个师范类专业为河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非师范专业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学校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2022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试点专业,2023年通过了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该专业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可凭学校考核结果直接认定中学教师资格。

在学科建设方面,应用数学和凝聚态物理学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数据可视化》和《大学数学》三门课程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高等数学教学团队入选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

在师资队伍方面,理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2人,博士学位者26人。此外,学院还拥有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5人(其中二层次人选1人)、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

在科研方面,近年来,学院共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26项,获得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廊坊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建有廊坊市重点实验室3个,学校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中心1个,学校中学名师工作室2个。

同时,学院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物理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挑战杯”比赛、教师技能大赛、师范生微课大赛等各类专业比赛,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40余项,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就业方面,学院全方位、多方渠道帮助学生落实就业工作,近年来,学生的年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育人成效良好。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辐射京津,培养适应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师德、教育情怀,具有扎实的数学专业素养和较强的数学教育教学,具有初步教学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能胜任中学及相关教育机构数学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成立于1964年;2000年升为本科专业;2018年实现河北省内一本招生;2019年立项省级一流建设专业;2022年专业获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直接认定资格;2023年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本专业拥有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数学生态模型实验室,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中心1个,学校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1个。近年来,本专业已有省级一流课程1门,校级一流课程3门。近年来,本专业先后举办过 4 次河北省初中数学教师“国培计划”培训班。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论、抽象代数、数学教学论、数学软件、初等数论、运筹学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物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京津冀,服务全国,培养师德高尚、教育情怀深厚、物理学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高的中学物理教学和班级管理水平、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能适应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与发展、并能够从事物理学相关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中学物理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专业目前共有专职教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人,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爱学生的师资队伍。在全体教师多年来的倾心打造下,物理学专业获得长足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优良学科素养和扎实教学技能的师范生。在格致杯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微课大赛等国家级教学技能竞赛中,物理学专业学生表现不俗,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在历年研究生考试中,多人考取天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生。2020年物理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

主要课程:构建了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体,突出教学技能训练和实验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的教学体系:

专业必修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物理教学论、近代物理实验、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技能训练、中学物理创新实验等。

专业选修课程:机械制图、专业英语(双语)、教师资格考试辅导、物理学史、物理学前沿、粒子物理初步、科技应用文写作、计算固体物理基础、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初步、物理教育科研方法、物理教学与STS教育、中学物理优秀课例赏析、多媒体课件制作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生熟练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加密、智能计算等基本技能,毕业后可以从事数据分析师或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共有数据分析实验室、计算实验室、数学模型开放实验室,其中数据分析实验室为北京中科特瑞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云平台实验室,可提供大数据分析的全流程课程和项目实战化训练。信息与计算科学教师近些年共承担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15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泰迪杯”数据分析大赛并多次获奖、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

主要课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要课程包括: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结构、深度学习、Python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优化理论与方法、概率论与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并行算法、信息论与编码、数学模型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办学始于1993年,2000年开始本科教育,2018年调整建院,2023年被评定为课程思政示范学院,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现有计算机系、电子信息系、电气工程系和教学实验中心4个教学单位,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个本科专业,并承担全校计算机公共教学,全日制在校生1890人。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门河北省一流课程,1门河北省创新创业课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建设,不断促进人才培育质量稳步提升。

学院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师97人,教授10人,副教授24人,博士教师17人,博/硕士生导师7人,高级职称占比达44.2%,博硕教师占比达95%,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廊坊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优秀人才1人。

学院建有电子信息重点学科,下设人工智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领域方向,建有河北省儿童认知与数字化教育重点实验室、廊坊市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廊坊市智能交通系统、信号处理与分数阶控制重点实验室和廊坊市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基地。依托平台建设,与地方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度合作,不断提升相关学科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学院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现有人工智能、物联网、嵌入式、软件开发、传感器检测等实验室31个,资产总值约2600余万元。如今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风良好,教风端正,治学严谨,科研教研及应用成果丰硕,学生多次在学科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各专业人才就业前景更加广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河北,辐射京津,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素养,具有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中学及各类教育教学单位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优秀中学教师,以及能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测试、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人,硕博占比100%。校重点建设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高中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坊、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校精品课程、校一流本科课程7门。教师近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承担多项省部级及厅局级教改课题、科研项目,申请发明专利4项,发表SCI、EI等科研论文20余篇。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类竞赛并获得多项奖励。学生考研被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主要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软件工程、Linux操作系统。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科技发展要求,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掌握软件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具备运用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并依据工程需要自发学习和优化自身理论知识体系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硕博占比100%。近年教师承担省级及厅局级教改课题、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EI等科研论文20余篇。本专业建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应用型示范课程1门。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获得河北省一、二、三等奖40余项,、国赛获三等级3次。毕业生考研被大连理工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录取。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前景良好。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概论、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专业知识,具备电子产品与系统设计、电子电路、信号处理及应用等基本专业技能,能够在电子、计算机、通信等相关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设计开发、电子产品检测、生产组织、制造、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教授、副教授5人,硕博占比100%。近年来教师获批省市级科研及教研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类竞赛,多次获河北省一、二、三等,并获国赛铜奖。研究生考取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双一流大学。专业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毕业生能胜任硬件电路设计开发、网络通信设计开发等专业技术工作,涌现出一批从事技术和自主创业的优秀毕业生。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电子设计自动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DSP技术及应用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通信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培养学生在通信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各类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信息处理、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的专业技能,能够在通信、电子等相关领域从事通信技术的基础研究、工程设计、网络建设与运营等方面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人,硕博占比100%。教师贯彻“教研相长”的方针,先后承担省市级教改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专业通过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训平台,拓展就业渠道。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获得省一、二等奖,获批多项省校级创新创业项目。毕业生考研被西安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重点院校录取。毕业生能够胜任无线通信、通信网络建设与运营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现代交换技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以及信息工程专业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处理以及基本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具有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在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分析、调试及应用等领域从事教学、技术与产品开发、工程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宽口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博士4人,“三三三”人才1人,河北省师德标兵1人。近年来获批河北省科技厅项目3项,河北省教育厅项目5项,河北省教改项目1项,发表SCI、EI等论文20余篇。本专业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较强。学生参加程序设计大赛多次获得河北省一、二等奖,获批多项创新创业项目,毕业生考取中国民航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双一流大学研究生,就业前景良好。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程序设计语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Matlab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外语应用能力的人才。掌握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设计开发、实验分析、系统运行与维护、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高级职称教师3人,博士3人。教师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获批省市级科研及教研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互联网+、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获得河北省一、二等奖励。毕业生考研人数逐年攀升。毕业生具备较高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能胜任电网运维、电力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等专业技术岗位,每年均有毕业生考取各地市的国家电网等单位,就业率较高。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工厂供电、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建立于2005年,前身是1974年建立的廊坊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学院现设置有化学、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共3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职称11人,副教授19人,有博士学位教师29人。拥有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模范教师1人、河北省优秀回国人员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5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5人,廊坊市有突出贡献青年人才1人。

学院建有9600平米河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基础实验室、综合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精密实验室及开放研究室等。拥有核磁共振波谱仪、圆二色光谱仪、扫描电镜等大型精密仪器17台套,设备总资产3000余万元。

学院通过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和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夯实专业基础,依托“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借助“河北省生物质碳材料及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化学综合人才培养创新高地”塑造创新品质,形成了由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和校级研究平台构成的科研平台体系。近3年,学院承担国家基金委、省科技厅及省教育厅等政府支持科研项目90项;发表学术论文90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5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十余件。2021年度获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还曾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河北省教学成果奖各1项。

学院开设本科教育以来,考研率连续多年保持在25%左右,就业率在95%以上。近3年,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8项;参与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获“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全国大学生专业类比赛等奖项20余项。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秉承“厚德博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传承50年历史积淀,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国家教师教育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河北、辐射京津,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扎实化学专业功底和教育理论、较高水平教学教研能力、较强育人能力和持续自我发展能力的中学化学骨干教师。

师资队伍:本专业教学团队是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曾荣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1项。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职称5人,副教授7人,有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教师4人。拥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3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

专业建设成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通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能力。2022年,化学专业获中学教师资格证免试认定资格。学生在省级和国家级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奖。目前,化学专业已与廊坊市第八中学等多所学校建立了长期的校外实习基地,联合开展了校校合作研究及科普活动,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学教师。

专业方向:“教师教育”、“科学教育”、“教育技术”三个研修方向。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新课程标准、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应用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科学和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及化工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现代实验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化工、能源、医药、商品检验、环保等行业和行政部门,从事产品检测、工艺开发和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职称3人,副教授7人,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4人。拥有河北省优秀回国人员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1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2021年度,科研团队获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教师团队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已完成多项课题研究。为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进步,已与河北绿农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廊坊市中铁物探勘察有限公司,北京华测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等多所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外实习基地。目前,毕业生供职于君乐宝乳业、新奥集团、北京国药集团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专业方向:“商品检验”、“环境检测”、“绿色能源”三个研修方向。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分离科学概论、商品检验学、食品安全与食品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基础、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材料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国家发展,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要求,培养具有正确政治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素质,系统掌握化学及材料化学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基本知识和技能,在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建材、汽车、包装、航空航天、军工、轻纺医药等行业,从事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工程师人才。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职称3人,副教授职称5人,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3人。拥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1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北省模范教师1人,廊坊师范学院教学名师1人。教师科研团队曾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

专业建设成效:通过加强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教师团队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有科研成果在企业得到应用转化。目前,本专业已与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国药廊坊分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外实习实训合作,为学生从事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帮助。

专业方向:“高分子材料工程”、“复合材料工程”、“商品检验”三个学科研修方向。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研究方法与加工技术、介观化学与纳米材料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立了专业基础扎实、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专业形成、首岗胜任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支撑体系。拥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建有河北省动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食药用菌资源高值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学院、河北省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北省生物技术应用型示范专业、河北省遗传学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24个省市级学科教学平台。

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7人,高级实验师5人,博士、硕士占比97.56%,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10人,“青年拔尖”人才6人,河北省师德标兵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枢强研究员和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侯桂森教授为我院特聘教授。

3年,学院立项各类科研项目122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2项,省自然基金项目4项,横向课题25项;发表论文106篇,其中SCI论文63篇;获批专利20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0项;参与制定省级地方标准1项、颁布廊坊市地方标准2项。

毕业生考研率年均30%以上,录取院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院校;学生在校期间荣获“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省级以上竞赛奖百余项。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高于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综合满意度在95%以上。

生物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培养具有崇高的师德素养、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素养、过硬的生物教学与研究能力、较高的育人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的中学生物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生物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化学生物学综合人才培养创新高地等教学质量和教学创新平台,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专业。2020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师范专业二级认证。现有专任教师35人,逐渐积淀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师德引领、平台支撑、研教共生”的专业特色,为培养河北省基础教育优秀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行业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人体组织解剖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普通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生物教学论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位

生物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掌握人文社科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教育教学、技术开发、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技术服务及管理等方面工作,并有发展潜力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北省首批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依托河北省遗传学重点学科、河北省食药用菌资源高值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市级学科平台,已成为我校应用型转型建设突出专业;构建了“产教学研”一体化、分阶段、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近3年我专业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50余项,实现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有机统一。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并有发展潜力的食品相关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训练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训练;能在现代食品加工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与检测等工作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适应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人,依托河北省食药用菌资源高值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廊坊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廊坊市微生物发酵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研究平台,建有粮油食品加工、畜产品加食用菌加工、果蔬产后保鲜、酿造酒、烘焙等多个培养方向,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并建有多个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为培养优秀的食品行业工程师和管理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学、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设备、食品化学分析实验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经济学院

2016年9月起,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实现统一领导、联合管理,位于空港校区。经济学院下设四个本科专业,2024年度招生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学、保险学和电子商务四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153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包括教授10人、副教授36人、博士31人,高职称教师比例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科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师资队伍,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近三年学院教师发表各级学术论文83篇,主持科研课题60项,其中横向课题8项,主持教改课题18项。学院现有在校生3000余人,学生思想活跃、学风端正、基础扎实、追求上进,许多毕业生考取了省内外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学院建有省级经管仿真模拟实验中心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包含人才综合测评实验室、ERP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会计综合实验室、创业创新实验室、物流综合实验室、酒店餐饮和酒店客房实训室,金融贸易综合实验室、移动电子商务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室。

学院以校企合作为特色,注重学生实践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60余家企事业单位与我院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其中,新奥集团、京东物流、顺丰速运、中国人寿等十余家国内知名上市公司在我院设立“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大力推进应用转型,目前有省级产业学院1个、校级产业学院1个。学院还采取企业冠名班、设立企业奖学金、召开校企合作论坛等多种方式不断深化发展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产学融合。

目前,学院在空港校区办学,占地面积近700亩。北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5公里,南部与雄安新区相望,地处北京新机场空港物流产业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腹地。学院将抓住这一良好环境机遇,创新育人机制,科学谋划空港校区的发展规划、办学定位和发展模式,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布局,打造应用型经管人才培养高地,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目标:国际贸易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了解对外贸易方针政策,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具有熟练操作进出口贸易业务能力,能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营销策划知识熟练地进行国际市场的开拓与管理,具有较强应变能力和首岗胜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10人,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教师7人。目前建有国贸综合实训室、经济学沙盘实训室和跨境电商实验室、微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实务两门精品课程。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较高,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初级证书通过率100%,多次参加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和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等大赛,并屡获佳绩。累计建设20个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初次就业率90%,就业前景良好。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单据、国际商法、市场营销学、跨境电子商务和商务英语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市场营销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系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理论及方法,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杯、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其他经济组织从事管理与营销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拥有电子商务实验室和移动电子商务实验室,建有20余家校外实习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人,博士5人,硕士11人。60%的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学生多次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尖峰时刻商业模拟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挑战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市场营销策划、现代广告学、客户关系管理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电子商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系统掌握信息技术和电子服务综合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素质,能适应现代社会商务运营、专业管理和技术服务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拥有电子商务实验室和移动电子商务实验室,建有20余家校外实习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人,博士5人,硕士10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60%以上。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河北省高校会计技能大赛等,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导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营销、网页设计、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运筹学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保险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以“强化金融基础,培养应用人才”为发展策略,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具有健全人格与心理素质,系统培养掌握现代金融知识,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和金融学基础知识,胜任保险公司及相关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型、融通型、开放型高素质金融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为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保险学教研室为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拥有廊坊市“四个一批”宣传文化人才等专家的高素质师资队伍。2021年考研升学率达到28%,2022年多人被吉林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录取,2023年多人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录取。很多毕业生已在中国人保、泰康人寿、太平保险、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河北银行等公司,成为行业精英人才,一部分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风险管理、保险学概论、计量经济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投资学、金融工程学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本科学术互认项目)

培养目标:结合当今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采用廊坊师范学院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合作办学模式, 融合中英国际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了解对外贸易方针政策,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具有熟练操作进出口贸易业务能力,能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营销策划知识熟练地进行国际市场的开拓与管理,具有较强应变能力和首岗胜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术发展与专业实践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原理Principles of Marketing、统计学、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单据、商法Business Law、国际结算等。

方向1: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网络营销、国际商务谈判、报关实务。

方向2:当代管理Contemporary Management、工作与组织概论Introduction to Work and Organisations、财务决策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全球运营和供应链管理Global 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全球商务环境Global Business Environment。

方向3:金融学、国际市场营销、证券投资学、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财政学。

方向4:公共关系、外贸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地理、电子商务。

本科生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管理学院

2016年9月起,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实现统一领导、联合管理,位于空港校区。管理学院下设五个本科专业,2024年度招生专业有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五个本科专业。其中有3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153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包括教授10人、副教授36人、博士31人,高职称教师比例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科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师资队伍,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近三年学院教师发表各级学术论文83篇,主持科研课题60项,其中横向课题8项,持教改课题18项。学院现有在校生3000余人,学生思想活跃、学风端正、基础扎实、追求上进,许多毕业生考取了省内外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学院建有省级经管仿真模拟实验中心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包含人才综合测评实验室、ERP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会计综合实验室、创业创新实验室、物流综合实验室、酒店餐饮和酒店客房实训室,金融贸易综合实验室、移动电子商务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室。

学院以校企合作为特色,注重学生实践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60余家企事业单位与我院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其中,新奥集团、京东物流、顺丰速运、中国人寿等十余家国内知名上市公司在我院设立“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大力推进应用转型,目前有省级产业学院1个、校级产业学院1个。学院还采取企业冠名班、设立企业奖学金、召开校企合作论坛等多种方式不断深化发展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产学融合。

目前,学院在空港校区办学,占地面积近700亩。北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5公里,南部与雄安新区相望,地处北京新机场空港物流产业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腹地。学院将抓住这一良好环境机遇,创新育人机制,科学谋划空港校区的发展规划、办学定位和发展模式,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布局,打造应用型经管人才培养高地,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服务京津,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财务管理、金融、审计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工商业、金融业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金融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专业是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和学校应用转型示范专业。本专业建设有6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近三年,学生获得会计技能大赛奖项4项,财务数智化大赛奖项5项,企业价值创造大赛奖项4项。多名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初级会计师考试通过率80%以上。已累计有60余家企事业合作单位,20余家单位与我系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近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5%,年底就业率达96%。

主要课程根据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群对人才知识能力需求,构建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

理论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建模、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等。

实践主干课程有:基础会计综合实践、财务管理综合模拟、ERP沙盘模拟(手工)、ERP沙盘模拟(电子)、税收筹划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会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服务京津,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精神和诚信品质,掌握系统的经济和工商管理基础知识以及深入的会计、审计和税务方面的专业理论,熟悉国际会计惯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能够从事会计、审计及相关领域工作,善于批判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拥有ERP沙盘实训等专业实训实验室,建立2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3人,高职称比例53%,双师型教师52%,教师拥有注册会计师、会计师、税务师、国际内部控制师等。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学生在 “会计技能大赛”、“数智化大赛”等学科竞赛和“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中屡获佳绩。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审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法与税务会计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服务京津,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业务操作技能和必备的专业分析技术,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及具备一定创新精神,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中介机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现有《管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两门精品课,建有先进的人力资源综合实验室、人力测评综合实验室和60余家校外实习基地。近三年,学生参加人力资源专业相关竞赛获得全国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学生参与省级“挑战杯”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互联网+”获省级铜奖2项,学生参与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立项20余项。学生多人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多人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

主要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人员素质测评、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物流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服务京津,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质和诚信品质,掌握管理学及现代物流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物流业务操作及物流运营管理能力,能在各类物流企业从事物流运作规划、管理及物流信息化工作的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同年,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优秀教学团队。2022年,“京东物流产业学院”成为河北省教育厅和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的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与京东、顺丰、菜鸟网络等20多家知名物流企业深度合作,协同育人,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组建企业冠名班,进行人才定向培养。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学科竞赛中屡次获奖。

主要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学、运筹学、物流管理概论、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货运代理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厚德博学、弘毅致远”校训精神的引领下,适应新时期国家和地方的社会发展对展览、会议、节事活动人才的需求趋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工商管理学科基础理论,掌握会展专业知识及各类活动策划与操作流程,能在会展企业、行业协会、事业单位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会展策划、节事活动运营、赛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专业是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应用转型示范专业,依托本专业建有校级文旅产业学院,并获批廊坊市旅游管理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学生多次参加学科竞赛,屡获佳绩,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第十四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全国商科院校会展策划、展示设计大赛获奖10余项。多名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立项并发表相关论文。已累计有20余家企事业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

主要课程:会展概论、旅游学概论、管理学、会展营销、会展策划、参展实务、会展项目管理、会展文案、会展政策与法规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本科学术互认项目

培养目标:采用廊坊师范学院与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管理学院合作办学模式, 立足京津冀,服务全国,接轨世界经济,旨在为跨国公司、外资机构、国际/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政府与事业单位等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突出“外语 +专业”的复合型能力塑造,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实务操作能力,既明晰中国实际又精通国际财务、会计、税务与投融资惯例的复合型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微观经济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建模、数据知情决策、Data Informed Decision Making、面向不断变化的世界的管理解决方案Management Solutions for a Changing World、经济法、管理者经济学Economics for Managers、管理者经济学Economics for Managers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会计学专业(国际本科学术互认项目)

培养目标:采用廊坊师范学院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合作办学模式,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精神和诚信品质,掌握系统的经济和工商管理基础知识以及深入的会计、审计和税务方面的专业理论,熟悉国际会计惯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能够从事会计、审计及相关领域工作,善于批判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基础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商业定位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Commerce)、会计制度与实务Accounting Systems and Practices、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商业定量法Quantitative Methods in Commerce、管理会计学Management Accounting、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学、审计学、商业决策Business Decision Making、会计和决策支持系统Accounting an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金融服务法Law of Financial Services、税法与税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系(含与波兰沃尔茨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办学项目)、社会体育系、运动训练系和公共体育教学部。体育教育专业为河北省一流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高级职称31人,博士后1人,博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3人,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人、河北省高校优秀体育教师26人、河北省师德标兵1人。近年来,获批3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25项、横向课题12项、省社科成果奖1项,获批经费220万元。获校级重点培育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团队、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现拥有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A类训练基地、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廊坊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廊坊市健康促进服务中心、廊坊市体育健康科普基地、廊坊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

学院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之路,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同类高校比赛中成绩突出。2011年获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团体二等奖;2014年获第六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专业组女子团体第一名;2021年“全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大创项目获2023年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最佳创业项目”奖;近年来的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中我校代表团始终保持团体前三名成绩。

学院健身健美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郑少忠老师,先后荣获全国冠军、亚洲冠军和世界冠军60多次。培养的学生25人次获得全国健身健美赛事金牌,5名学生先后入选国家青年队,获得亚洲健美锦标赛亚军和第四名,世界健身模特锦标赛第六名。3人次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1人获得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体育学院经过三十七年的建设与发展,积淀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三千多名合格的体育专业人才。

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适应国家和区域基础体育教育需求。致力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热爱教育事业;系统掌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高的体育专业技能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创新精神和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能胜任学校体育工作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学骨干体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 本专业是体育学院首批进入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师范专业认证工作为契机,不断提升专业培养质量,2023年被评选为河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德技相长、兼蓄竞攀”的专业特色。现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71%,硕博占比82.3%。近年来,获批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科研项目;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学生依托自身专业特点,积极参国际和国内各级各类比赛,成绩斐然。

主要课程: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田径与户外运动、体操、篮球、足球、排球、武术。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京津冀地方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学校“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具有现代健康理念、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主要服务于社会体育健身咨询与技术指导,进行社会体育活动组织策划、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一是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出色、实践成果丰硕,获批国家“急救试点学校”,“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等,累计培训社会学员5000余人,社会效益良好。二是学生实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本专业学生80%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资质”、“国家健身教练资质”等,并在国内诸多大赛中屡创佳绩,综合素质优秀。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健康教育学、社会体育导论、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科研与方法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运动训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专项运动教学、训练 、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和运动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能力,能胜任专项运动训练、教学和竞赛组织、运动队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体育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专业紧密对接社会需求,注重运动项目训练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将“教学+科研+训练+服务”一体贯通,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在国际级运动健将、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和国家体育运动一级荣誉奖章获得者郑少忠老师的带动下,学生多次在世界大赛和全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拳击、健美操等项目学生也在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中成绩优异、硕果累累。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竞赛学、专项理论与实践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体育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

培养目标:本项目基于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结合当今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采用合作办学模式,融合中波国际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和事务,熟知中波体育教育教学规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系统掌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运动技能和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具备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具备创新、创造和开拓能力及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中学体育骨干教师。

主要课程: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功能解剖学、人体运动学、运动生物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教育理论、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人类学、生物力学、体育文化史、健康教育学、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田径、篮球、排球、足球、趣味运动游戏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现有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4个本科专业,拥有师范教育类课程改革、教师教育理论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科学研究所,1个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均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学前教育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学前教育获批河北省应用型示范专业。教育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7名教师为兼职研究生导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4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1人(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7人。

学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导师制、双导师制、教师工作坊、名师工作室、小学期实践训练等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学院加强与地方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密切合作,建立了84个教育实习基地,本科生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通过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了《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四门校级精品课程,《中国教育史》一门校级一流课程以及《教育理论与实务拓展教程》一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各类科研课题102项,省部级以上项目10项,发表论文74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13部。1项成果获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成果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4项成果获廊坊市社会科学成果奖,每年都有多位老师获得校级科研成果奖。2023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为92.54%,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100人次以上。

教育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服务京津,根据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对教育人才的需求,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备高尚师德和健全人格、拥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具有较强的教育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的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专业2004年招生首届本科生,2018年进入河北省高考一本招生行列,2020年获批校级一流专业,2023年通过师范专业认证遴选,2024年接受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察。截止到2024年,已经培养了17届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冀京津新疆等各地中小学,也有相当数量毕业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深造。教育学专业师资力量较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硕博士教师占比100%,多名教师在省厅级科研项目中获奖。

主要课程: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研方法、德育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小学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面向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小学教育优质师资增长需求,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备高尚师德与健全人格,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终身学习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能胜任多学科教学岗位的新时代小学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近年来,专业师生在各类大学生比赛项目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仅2023年,小教专业学生获得“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河北省第二届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省级一等奖、第九届河北省互联网+大赛三等奖两项、第八届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三等奖一项。从就业情况来看,近两年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在85%以上,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均在75%以上。

核心课程:小学教育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小学班级管理与少先队活动组织、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汉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综合英语、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心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与创新精神、健全人格,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掌握教育基本理论、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及心理测评、心理咨询与辅导等专业技能,能胜任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服务相关工作的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为校一流建设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硕博士教师占比95%,其中博士5人,拥有师范教育类课程改革、教师教育理论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研究平台,6个专业实验实训室。荣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廊坊师范学院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省厅及以上各类奖励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1部。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前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服务廊坊,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幼教事业,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科学、人文、艺术等专业素养,较强的幼儿保教能力与一定的研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与终身学习意识,能胜任幼儿园及相关幼教机构保教、研究、管理工作的学前教育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是省级、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获批河北省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3.85%,硕博士教师占比92.30%,其中博士占比30.80%,形成了“园校共育,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

主要课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社会领域活动设计与指导、健康领域活动设计与指导、语言领域活动设计与指导、艺术领域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领域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儿童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基本乐理、视唱与练耳、琴法、即兴伴奏、幼儿舞蹈与创编、学前美术、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故事表演与创作、幼儿教师口语与礼仪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设有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雕塑、书法学六个本科专业,教职工88人,具有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硕士学历学位的教师60余人,专任教师多毕业于央美、清美、天美、鲁美、中国艺术研究院、吉艺等专业院校。

学院教师美术作品曾入选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和全国群星艺术展以及中国美协举办的单项展览,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中获得银奖和铜奖,在河北省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数十次获得一、二、三等奖;书法作品曾获第二届、第四届、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在第十届、十二届国展及多个单项书法展赛中获奖或入展;成功申报两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许多作品被众多大型艺术机构收藏。出版教材20余部,个人画集、专著近20部,有近千幅作品和论文发表在《美术》《美术观察》《美术研究》《世界美术》《美术大观》《艺术百家》《艺术教育》《装饰》《包装工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核心期刊。部分教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河北省工艺美术学会、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并担任职务。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的泥胎模型就是在学院完成的。

学院经过不断努力,拓展了与中国装饰协会联合举办平面设计师、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师、中国家具协会家具设计师资格认证等专业认证项目。近两年学院学生在国内外众多大赛、展览中累计入选、获奖20余项,省、市级获奖近40项,这些成果既是美术学院全体师生积极努力的结果,也是师生们专业创造、实践能力的体现。

多年来,美术学院积极探索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建设思路,借助设计项目,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和企业共建教学平台,积极培育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规范,良好的职业素养。美术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张扬艺术个性,通过打造优良的教师团队和严格的教学管理,为学生营造了成才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高超的专业水平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美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服务全国,培养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具有高尚师德、深厚教育情怀、良好美术学科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与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在公共文化机构、美术教育培训机构组织开展社会美育活动,能够胜任义务教育美术教学教研及管理工作,具备良好协作与交流能力的中学骨干美术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积极筹备申报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且富有成效,努力传承美院精神,大力弘扬美育理念,专业特色鲜明,课程设置合理,师资配备齐全。专任教师硕博学历占71%,高级职称占41%。近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指导学生荣获全国性专业技能竞赛及展演奖项近十项、省厅级奖项二十余项。

主要课程: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素描人体、水彩风景、工笔人物、写意山水、油画材料与技法、油画人体、中国民间美术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艺术人文理论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有执着的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有较高的国际视野、创新思维,能系统掌握环境设计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设计表达与人沟通等技能,能胜任于政府部门及各类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室内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经过几年的应用转型建设和实践,在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本专业专任教师11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博士2人,双师型教师7人。近年来获批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得省级奖项20余项。

主要课程:设计表现技法、建筑设计基础、设计程序与方法、居住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原理、室内陈设设计、办公空间设计、主题概念设计、庭院设计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设计能力,具备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产品造型设计、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扎实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教师12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人,博士3人,硕士8人。7名教师有实际驻场设计能力,担任多个公司的设计总监或设计师。近年来获批省级精品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教育厅教改实践项目。教师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奖项累计80余项,曾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三等奖1项、第二届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1项。

主要课程: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人体工程学、产品模型制作、家具专题设计、产品专题设计、产品设计语义学、造型基础、陈设品设计与制作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服务全国,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策划、教学、研究和管理能力,适应区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需求,成为一专多能的应用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学生能具备清晰的设计表达能力,熟悉视觉传达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掌握摄影基本技能,能够用效果图和计算机图形技术生动、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掌握多种设计软件,熟悉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在广告公司、设计工作室、媒体机构、品牌策划公司等领域从事设计、策划和管理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积极建设应用型本科专业,大力发展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扶持学生学以致用的全面能力,专业特色鲜明,课程设置合理,师资配备齐全。专任教师硕博学历占63%,副高级职称占36%。指导学生荣获全国性专业技能竞赛及展演奖项近十项、省厅级奖项二十余项。

主要课程:摄影基础、字体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Illustrator、标志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InDesign、书籍装帧、Adobe Aftereffects、文创设计、界面设计、新媒体设计、信息系统设计、品牌设计、摄影基础、字体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广告摄影、广告创意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雕塑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能力、思辨能力;有着扎实基本功,掌握雕塑特定的艺术语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雕塑相关领域的专业艺术创作、设计、教学研究工作;并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潜能,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的前提下,具备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能够快速适应社会以及本专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专业能力突出。教师作品分别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国家级、省市级美术大展。历年来本系教师获批省级课题4项、局级课题2项、国家专利1项,联合编辑出版教材2部,专业画册2部,各级别学术论文及作品发表30余篇。教师指导学生考研升学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多人。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解剖与透视、素描全身像、泥塑头像、浮雕、抽象雕塑、泥塑人体、工艺美术创作、锻铜工艺、木雕、陶艺、公共艺术创作、壁画与浮雕、综合材料、数字雕塑、空间与装置设计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书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冀,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人格,具有科学与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与专业发展意识,能够深入理解和实践书法艺术,具有较高书法创作和鉴赏能力、较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适应当地文化发展和社会需求,能够将书法艺术融入现代生活,提升地方文化氛围,使其能在文化推广、艺术教育、社区文化活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素质书法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5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1人,其中中国书协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西泠印社社员1人,中国书协会员4人。近年来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发表论文或专题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教师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等主办的国家级书法重要展览获奖、入展或近50次,其中获兰亭奖4次。

主要课程:楷书临摹、篆书临摹、隶书临摹、行书临摹、草书临摹、古玺印临摹、秦印及汉印临摹、唐宋印及流派印临摹、楷书创作、行书创作、草书创作、篆刻创作、隶书创作、古文字基础、中国书法史、书画题跋、书画鉴赏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树立了“立足廊坊,服务河北,对接京津,走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德艺双修,学以致用”为治学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创新型音乐、舞蹈人才为目标。学院形成了“德艺双馨、一专多能,演练并举、拓新辐域”的办学特色。

学院目前有音乐学、音乐表演和舞蹈学三个本科专业,下设音乐、舞蹈两个系。现有教职员工5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13人,博士学位9人,在读博士7人,教师硕博士占比达94%,近30%的教师有国外留学、访学经历。

学院积极推进应用型转型发展和师范专业认证,构建了“院团合一,定向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坊两团”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有“一院两坊三室两团”:廊坊市文化艺术发展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坊、乐丝校企联合工作坊、桑叶松名师工作室、、周旭光名师工作室、中学音乐教育韩晓颖名师工作室、教师艺术团和学生艺术团。

学院在专业教学、科研、赛事等方面硕果累累:教师在国家核心刊物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编写、出版教材、专著多部;原创作品近百部;承担国家级、省级和厅级课题多项,拥有国家级大创项目;师生有近千人次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90多项;54名学生考入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研究生。  

学院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向社会延伸,积极参加廊坊市举办的经贸洽谈会、廊坊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国图书博览会主题晚会、大型原创音乐剧《紫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一带一路”长城国际艺术节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百余场,学院已成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对接京津,面向全国,培养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师德高尚,富有教育情怀,具备扎实的音乐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美育素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能够在中学从事音乐学科教学、教研及教学管理的骨干音乐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已有22年的办学历史,省级一流专业,教育硕士培育学科专业,免试认定中学音乐教师资格。目前有省级创新课程1门,精品课1门,一流本课程2门,应用型示范课程3门,优秀教师团队3个。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音乐教育人才,多名毕业生获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毕业生对音乐学院的整体满意度高达99.83%,用人单位的总体满意度达93.3%。

核心课程:合唱与指挥、基础声乐、基础钢琴、钢琴即兴伴奏、中学音乐教学法、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声乐教学法、器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等。

实践课程:专业观摩、舞台实践、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舞蹈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廊坊,服务河北、对接京津、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舞蹈研究能力、舞蹈实践经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具备扎实的舞蹈学科知识、突出的舞蹈教学、编导、表演能力和美育素养,能够在学校、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舞蹈理论研究,舞蹈教育、创作和表演,艺术管理、策划等工作的应用型舞蹈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已有13年的办学历史,是校级应用型示范专业,目前有省级创新课程1门,精品课1门,一流课程1门,应用型示范课程1门,优秀教师团队1个,校级教学名师1人。本专业非常重视学生舞蹈编导、教学和表演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舞蹈创作水平逐年提升,高产质优的舞蹈作品在省内崭露头脚,并多次在大学生艺术展演、华北五省市舞蹈比赛和河北省舞蹈比赛中斩获大奖。2023年原创舞蹈作品《V水谣》代表河北省参加第十三届“桃李杯”全国青少年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本专业主动对接地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已成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本地区有着很高地社会影响力。

核心课程: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汉族民间舞、少数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基训、舞蹈解剖学、舞蹈艺术概论。和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等。

实践课程: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论文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研习、专业采风、毕业汇报和专业排练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廊坊、服务河北、连接京津、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熟练掌握音乐表演基本理论知识,音乐演唱(演奏)、创作等技能。能够在专业艺术团体、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音乐表演、音乐编导、音乐艺术研究的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已有15年的办学历史,目前有省级创新课程1门,精品课1门,一流本课程2门,应用型示范课程3门,优秀教师团队3个。围绕应用型转型发展,本专业非常重视学生音乐艺术修养、人文修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培养了大批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和艺术管理方面的人才。本专业主动对接地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高水平的舞台表演能力已成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核心课程: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合唱基础、指挥法基础、自弹自唱、声乐(主修)、器乐(主修)、钢琴(主修)、歌曲创作、器乐创作等。

实践课程:舞台实践、专业排练、专业见习、专业研习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为校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为校级首批硕士培育学科重点建设专业;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为学校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专任教师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3%,多数教师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学院现有河北省科普基地1个,为河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廊坊师范学院科普基地;廊坊市重点实验室4个,分别是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检测实验室、土工物理力学性能实验室、建筑工程测量实验室、廊坊市绿色建筑材料研发与测试重点实验室。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并举,全力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的发展战略;在推进全面内涵建设的基础上,紧围绕“提高办学质量,推动学科发展,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定位,积极探索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近五年来,教师获得各级科研立项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 余篇,参与编写地方标准4部。学生在各类专业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0余项、二等奖20余项,80余人次获廊坊市、北京铁路局等单位表彰,1人获得团中央表彰。办学多年来,学院为京津冀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建设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系统专业知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一定创新精神,能在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专业为校级应用型示范专业、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开设房屋建筑工程和道路与桥梁工程两个专业方向。现有专任教师均为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博士7人。多名教师参加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取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佳绩。指导学生参加河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取得三等奖及最佳创意奖等成绩。本专业学生历年就业率位居学校前列,为以京津冀地区为主的工程建设领域培养了大量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课程:画法几何、土木工程制图与CAD、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概论

房屋建筑工程方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房建)、钢结构(房建)、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基础工程、建筑结构抗震、建筑结构试验、土木工程施工、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造价

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道桥)、钢结构(道桥)、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墩台基础、桥涵水文、道桥施工技术、道桥施工组织、公路工程造价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工程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工程造价管理、项目管理核心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专业是校级硕士培育学科,以教育部产学研平台为依托,重点培养崃氛莆BIM技术的高级管理人才。现有专任教师博士学历占比37.5%。专任教师中国家级工法专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安全专业委员会专家1人,廊坊市燕赵英才4人。近五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BIM大赛、“互联网 +”大赛获奖 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本专业考研学生主要考入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天津城建大学等;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教育行业,深受单位认可。

主要课程:BIM软件应用、建筑结构、工程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学、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测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软件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运筹学、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面向城乡建设中的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领域为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主要从事历史建筑的修缮、改扩建、再利用设计与施工,以及历史环境的保护规划等专业工作及相关的科研、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专业201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有专任教师均为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业建设过程中重视内涵发展,不断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实践教学,同时建立了以赛促学的机制,师生专业相关教研成果丰富,不仅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同时参与多项工程项目的勘察测绘。《清官式木作营造技术》为校级一流专业课程。该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于2021年获批河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廊坊师范学院科普基地。自2003年开始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至今,已为中国传统建筑行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清官式木作营造技术、清官式瓦石营法、宋营造法式、古建筑测绘、古建筑油漆彩绘技术、古建筑设计、古典园林艺术、古建筑修缮技术、古建筑定额与预算、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力学、画法几何、建筑制图、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57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35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9人,拥有河北省模范教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多名教师在省、校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学院拥有“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廊坊师范学院研究基地”和“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两个科研平台,近年来获批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近30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第一批校级重点学科。学院秉承“立身行道 铸魂育人”的院训,在校内外教师的通力合作下,形成了“经典研读与实践赋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廊坊、雄安新区以及河北省其他地区20多所中学签署了教育实习基地协议,同廊坊市法治宣教中心、“全国文明村镇”西太平庄村以及“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建立起了实践教学基地协作关系,形成了“服务基础教育和地方社会”的显著办学特色。学院毕业生教师资格证考取率达到75%以上。近五年来,百余名毕业生成功考取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有半数毕业生从事中学教育教学以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政工和管理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新时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需求,面向区域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师德修养,深厚的教育情怀,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具备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2013年获批为校级第一批重点学科,2014年获批“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廊坊师范学院研究基地”,2021年确定为廊坊师范学院校级硕士培育学科,2022年获得河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免试认定资格。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法学概论、逻辑学、社会学概论、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传媒学院

传媒学院是廊坊师范学院为适应现代传媒业发展趋势和社会对新媒体传播的需求,服务融合媒体建设发展,增加对社会传媒人才的供给而于2018年设立的特色学院,现有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技术学四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具有高级职称者2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学院有较为雄厚的师资队伍和较为完备的现代化实验设备,办学条件优良。

学院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博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坚持“正、严、创、和”的建院原则,以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工作目标,立足廊坊、融入京津冀、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传媒人”。

学院以知行合一为理念,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为学生打牢坚实基础的同时,按各专业人才的就业去向,对学生分类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传媒学院与京津冀地区多家媒体、公司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创新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传媒学院教师视生如子,严格管理,热诚服务。传媒学子学风严谨、勤奋进取,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央广网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短视频大赛、全国微课大赛等多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传媒学院毕业生社会需求大,就业渠道广,就业去向主要是:考研深造、政府及事业单位、各地中小学、公司企业,近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

新闻学专业

培养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国家战略实施为路线,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具备新闻传播学基本素养,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熟悉现代传播新技术,深刻领会各类现代媒体传播特点,具有家国情怀、国家视野的融媒体、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新闻传播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型传播人才。能够在各大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企业从事理论研究、新闻信息采集、内容制作、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等工作,以及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发布、形象维护、危机公关等工作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名,其中高级职称者9人,博士8名,硕士、博士占90%。近三年来,教师承担省部级项目15项,厅局级项目20项,教改项目13项。教师自编教材《新闻评论应用教程》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学生积极参与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以及调研河北”、“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等项目和活动,并获得较好成绩,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余项,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积极拓展校企合作项目开展多个兴趣社团和创业社团,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

主要课程:新闻传播理论与法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中外新闻史、传播学概论、融合新闻学、新闻摄影、数字摄像、数字视频剪辑、媒介经营与管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网络传播学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依托京津,旨在培养政治立场坚定、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能够适应传媒行业发展需要,了解融媒体传播特点,掌握在全媒体各类平台上的语言传播能力和语言艺术的创造能力,具备播音与主持及新闻传播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播音主持、解说配音、文艺演播等基本技能,拥有驾驭全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的能力,和采、编、播合一的专业技能,懂管理、能运营、善策划,能在广播、电视、新媒体领域的各类传媒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主持、解说配音、新闻宣传策划等相关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教师队伍专业化、年轻化,课堂教学项目化、实践化,以赛代练、以赛促教,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屡创佳绩。曾获得“新声杯”全国大学生语言艺术节“朗诵单元”最高奖项“新声大奖”“一等奖”、“最佳原创作品奖”;多次获得“诵读中国”全国经典朗诵大赛河北赛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曾获河北省大学生“爱我中华,强我国防”国防教育主题演讲全省“一等奖”;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全省专业排名前五,口碑良好。

主要课程播音学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普通话语音与测试指导、播音发声、播音创作、主持语言与思维训练、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教育技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师范类专业,立足河北,依托京津,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从事现代教育技术利用与开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将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掌握教育技术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进行基本的教育技术设计、应用、管理与评价。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有中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教育软件开发和课程设计、广播电视台视频节目制作、部队和银行的培训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在多年发展中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研相长”的专业特色。近年来,共获批河北省社科基金教改项目1项,河北省教育厅项目5项,廊坊市科技局项目3项,出版教材1部,发表科研论文16篇。多位教师在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获奖。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奖3项,廊坊师范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学应用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竞赛等赛事并多次获奖。部分学生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名校研究生。

主要课程:教育学及心理学、信息技术教学论、平面设计、摄影技术与艺、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程序设计、数字视频设计与制作、动画设计与制作、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基础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家和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发展趋势,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专业知识扎实,观念开放,具备创新性和行动力的应用型数字艺术工作者。满足融媒体格局下影视传媒产业,互联网产业,动画与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创作,数字资产制作、交互媒体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及相关交叉领域的高级应用专业型艺术人才需要。毕业生主要从业于影视传媒产业、互联网产业、动画与数字艺术创作及相关交叉领域。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建设至今,确定了“以人文修养为基础、艺术理论为内涵、专业技能为承载”的学科特色,用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并将课程划分为以人文素养、设计理论为主体的专业基础课集群;以数字媒体艺术从业方向为依据的专业方向模块课集群以拓展学生知识结构为导向的专业选修课集群和以提升学生专业实践素养为目标的专业实训模块的课程体系,且效果显著其中2016级王一菲同学多次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设计包括“嫦娥”四号中继星任务在内的多次发射任务徽章培养的学生荣获河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多项,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河北赛区各类奖项;部分学生考取北京印刷学院、华北理工大学等名校研究生;历届毕业生在北京、石家庄等地从事影视动画、网络媒体设计、游戏制作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世界现代设计史、动画概论与原理、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导论、中外电影史、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影视作品赏析、影视作品分析与创作、三维动画基础、数字摄像与表现、数字短片创作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元志愿陪伴各位小伙伴度过高考

【高考升学群】

群内不定期分享高考升学资讯、教育政策

高考系列直播、择校指南、专业推荐介绍

高考各科提分必备技巧、学习资料共享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助教老师回复“高考”即可入群

★微信搜索小程序:元志愿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