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
客服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清华大学2018年食宿条件

时间: 2018-05-23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3560 收藏
985211双一流教育部强基计划建筑老八校C9联盟中央部委选调高才通电气四虎国级选调生省级选调生电气新六校原轻工业部博士点硕士点保研资格重点实验室101计划
北京市/综合类/公办/教育部
排名: 第1名
综合指数: 96.54
热度:63038K

住宿:

  清华大学紫荆学生公寓区位于校园北部,总占地28.4公顷,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学生公寓。公寓区的主体建筑为徽派建筑,分为本科生区、研究生区、留学生区和继续教育学员区,其中博士生公寓楼因排列为英文字母"W"形,而被学生称为W楼。公寓区内的花园绿地之中,紫荆亭亭玉立,生机勃勃的生态景观体系,新颖、现代又不失活泼。公寓区内配有紫荆园和桃李园两座现代化学生餐厅、超市、学生服务楼、紫荆操场,网球场、报亭等设施,为学生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食堂:

  清华建校之初,有人这样改编了校歌:“铲子锵锵,铃儿铛铛,全体学生,来到食堂。鸡鸭鱼肉,烩炒一盘,大家举箸,杯盘以光。嗷嗷饭桶来远方,嗷嗷饭桶来远方,饭菜未剩口尚张,因为要饱必须抢。你抢,我抢,因为要饱必须抢。”

  在1911年的清华食堂,八人一桌的饭桌成了拼吃饭速度与技巧的地方。食堂承包给外商供应一日三餐,开饭铃一响,门口排队的学生便蜂拥而入,坐到编有自己学号的座位上,有人低着头不说话,只是拼命地吃饭,也有人会玩一些伎俩:假意让同桌的人说个笑话,自己则疯狂地夹菜。

  14岁的梁实秋进入清华学校之后,从“中等科”食堂到“高等科”食堂,吃了整整八年,在这期间他与室友打赌进行一个比赛,创下过一顿饭吃十二个馒头和三大碗炸酱面的记录。他在自己的小说《胸战》中描述说:“当啷!当啷!铃声振耳,午餐之时届也。一达李生之耳,即狂奔而出,直赴食堂,连食五碗,鼓腹而出。”俨然是自己的真实写照。梁实秋一生坎坷,但在“吃”的问题上从不含糊,自况为“治世之饕餮,乱世之饭桶”。王学斌在《民国底气》一书中这样形容他:“有钱时随心所欲,挥金如土,玩命地‘作’,穷困时独辟蹊径,别出心裁,花小钱照样能让盘中之物活色生香。”

  梁实秋已是吃货中的佼佼者,但清华中还有人并不满足。赵元任妻子杨步伟在自传中写道:“清华本校里有两间大厨房,总是那几样菜,而自己家厨子也不好用,没几天元任就觉得厌了……我就和几个太太商量,何不共请几个好厨子,大家都赞成。”1927年3月14日,杨步伟聘请 “五芳斋”的厨师,在清华园大门前右方、南院对面的小河边开起一家饭馆,河上有小桥,故命名为“小桥食社”。

  在封建气息尚重的北平,许多人对这“文君当垆”的做法并不赞同,但王国维长女王东明对这段往事印象十分深刻:“小桥食社供应的以南方菜点为多,我只记得有一种烧饼,香酥松脆,很像现在的蟹壳黄,与北京硬韧的芝麻酱烧饼一比,风味截然不同。”因为杨步伟太过热情好客,食社成本比收入还高,几个月之后就关张了。

  除了杨步伟,物理学教授叶企孙同样是一位美食的提供者。1925年来到清华后,叶企孙一直住在原为外国教授住宅的清华北园7号,一个工友负责照顾他的生活。据叶企孙的侄子叶铭汉回忆:“这位工友会做饭,好几个单身或家不在北京的教授都在那里吃饭。”教授们借吃饭的机会一同商讨学校的教育改革问题,被称为“北园7号饭团”。这个团体中还有金岳霖、叶公超等学界名流,算是“饕餮未必真名士”的典范了。

  不想忘记的老名字

  2006年以前的清华食堂直接以数字编号,从一食堂到十五食堂,知名博主“北角山妖”说:“当年五食堂、七食堂的茄子、六食堂的面食,严重地影响了大家对美食的品味。直到今天,吃烧茄子还一定要放蒜。”

  但后来这些以数字编号的名字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八食堂被改成保龄球馆,现在是量子信息中心;九食堂被改成汽车系的实验室;十二食堂被改成乒乓球馆和学生就业中心。

  2006年以前,清华的1-2食堂为教工食堂,3-15为学生食堂。如今3、4、5、6、12食堂已不复存在,8、9、15食堂建筑尚存,但已改作他用。学生区仍在营业的老食堂有:7食堂(清芬园)、10食堂(听涛园)、11食堂(闻馨园)、13食堂(清青快餐)、14食堂(丁香园)。

  在听涛园的墙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演变史:“1981年7月落成,原名十食堂,2006年12月更名为听涛园。……清风徐来之际,师生进餐之余,在此遥听林涛、坐观水波,意兴悠远。”

  2006年十四食堂、风味餐厅分别改名为丁香园、清芬园,三、四、五、六食堂拆迁合并后的饮食广场、十食堂、陶园餐厅则用观、听、闻来命名,东西一线分别是观畴、听涛和闻馨。所有的新名字都经过了学校的精斟细酌,闻馨园源出《说文解字》中说的“馨,香之远闻者也”,清芬园取自“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石刻。

  在此之前,教工食堂已分别被命名为荷园、寓园、南园、北园等。学校北部的几个食堂名称则形成了一个以花草为主的格局:紫荆、丁香、桃李、芝兰、玉树。

  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健华老师说:“现在许多老清华校友回来找七食堂,问路上的学生,基本没人知道在哪了,历史感好像都没了。”这样感慨的老校友不在少数,工程物理系2002级学生郭宁在09年的人人日志中说:“挺怀念当初按数字排号的那个年代,简单、上口、好记,而且有历史感。不是我记不住新名字,实在是不想忘记老名字。能不能让毕业几十年的校友回来,还能循着名字找到那个当初承载了那么多记忆的地方?”

  今天大部分的清华学子都无法理解老校友们如此深切的怀念,但是他们会记得清芬园改造前长长的队伍。2013年春季学期,清芬停伙,新来的三字班与四字班学生只知道路口围起的“南区学生食堂改造工程”,但却没有机会遇见那些一边背单词一边等小笼包的清晨了。

  不过享受美食的时候,食堂的名字并不重要。我们记住的是桃李的煎饼和紫荆的铁板,是听涛的油泼面和玉树的空心挂面。即便澜园和寓园离宿舍很远,工程物理系2012级本科生吴平还是常常要去那里解馋,“澜园的水煮鱼水煮肉口感不错,寓园的陕西风味很地道,这两个食堂没有补助,在价格和位置上都没有优势,但偶尔还是会吃吃。”

  教育研究院2013级本科生梁潇在研究生阶段进入清华,她对于清华食堂最直接的印象就是“种类多,可选择余地大”。后起的桃李与紫荆如今已是学生的重镇,“紫荆四层的口碑一直很好,西红柿炒鸡蛋、肉段、土豆都很不错,”她说,“做得好吃就是王道,但到了最后,吃出来的都是感情。” [2]

  Made in Tsinghua

  在清华人引以为傲的事情当中,豆浆上印着的“产址:清华大学校内”应当算得上一件。

  白天里繁忙的新民路和学堂路在入夜后归于宁静,驶入校园的货车也没有打扰到忙碌一天的学子们的好梦。园子里早餐的故事,就从送食材的大货车开始。

  原先的十五食堂如今是豆制品、乳制品生产车间,所有大豆与卤水神奇的化学反应都发生在这里了。凌晨一点左右,工作人员穿着深蓝色的工作装,帽子、手套、防水靴,全副武装。夜里园子最香甜的地方就在这里,浓浓的豆香中夹杂着微涩的卤,经过几道加工和包装工序,在豆制品灌装间被加工成为我们捧在手里热乎乎的香醇的瓶装豆浆,在凌晨5点就已经送进各个食堂。

  在清华,美食在生产线上奔跑的速度会明显快于其他地方,食品加工车间大多采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同时对于各个食堂的食材进行集中加工,保证美食的充分供应。

  快要入夏了,纸盒包装的印有“清华冷饮”的自制冰淇淋已经入住食堂冰柜。鲜奶、饮用水、白砂糖、蛋粉、食用植物油……简单的食物配料,却搭配出清华人一整个夏天的记忆。清华食堂的冰激凌车间采用不锈钢全封闭自动化生产线,日生产能力达2吨。

  相比冰淇淋,怕胖的姑娘们或许更青睐酸奶和酸梅汤,2014年,食堂新推出了桂花酸梅汤,旺季的销量可以达到每天5000杯。酷暑难耐的时候,一杯酸梅汤一饮而尽,味蕾被酸梅狠狠地亲吻了一下。根据饮食中心2014年的统计,自制酸梅汤和酸奶的销量超过了食堂各类饮品总销量的70%。

  饺子,同样欢快地奔跑在流水线上。每逢时令节气,饺子往往供不应求。2011年,饮食中心创建了饺子生产线,原先各食堂的饺子需要60余个职工才能供应,现在只要9人就能基本完成。

  冬至时节,北方的同学们总吃着饺子里有股家的味道,此刻最温暖的事情莫过于咬一口皮薄馅足的猪肉大葱饺子,掏出手机给远在家乡的家人问一声“天凉多加衣”。

  清华食堂的食材来源很广,我们极有可能吃到从自己家乡运送来的绿色食品。2005年6月,饮食服务中心在长白山地区设立了首个绿色食品采购基地,主要供应木耳,之后又先后在黑龙江庆安、内蒙古乌兰查布、山东蒙阴、宁夏中宁等地建立了12个基地。肉类、面粉、鸡蛋、土豆、胡萝卜等等原材料的直接供应使得清华食堂的物价一直维持平稳,2007年的新京报上甚至出现过《北大食堂菜价上涨,部分学生到清华吃饭》的标题。

  “我记得那一夜入夏的紫操,亮着灯的小桥和月色正好”,《慧晓天下》主题曲《会笑的青春》如此唱道。在各食堂美食不断挑逗舌尖的人间四月天,夜色下的小桥前也排起长长的队伍,停着众多静默等待主人的自行车。从鱿鱼、蟹排到鹌鹑蛋和豆腐,它们从“嗞嗞”的铁板上被送入馋涎的口中,香味飘过小桥,流入月色。 [2]

  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有时候也会厌倦千篇一律的“中国第九大菜系”食堂菜,好在新食堂或是新菜品总能及时地安抚我们。

  早在2001年,学校就有意将快餐品牌引入校园来适应师生需求。但为了保证价格的优惠,饮食中心在2002年开办了清华自己的西式快餐店,取一个清华的“清”字和青年的“青”字,命名为清青快餐厅。此后,参照永和大王的清青永和、参照必胜客的清青比萨、参照仙踪林的清青休闲餐厅以及芝兰自助餐、清青面吧、玉树风味快餐也先后出现在校园里。

  “名厨进清华”和“中华小吃美食节”活动都在学生的强烈呼声中留下了一些保留窗口,近几个月在生权的微信公众号“艾生权”上,食堂上新的通知更是一条接着一条。校学生会生活权益部部长郭烨表示:“可能是之前报道的比较少,不过最近学校提供新菜品的速度确实在加快,食堂很用心。”

  “和学校饮食中心的沟通渠道很畅通,有问题直接和老师反映,同学对于新增菜品的需求也会与老师沟通。” 郭烨这样说。今年的第一次校领导接待日上,生权提出了“食堂增加鲜牛奶供应”的提案。而当4月底清华104周年校庆的时候,纯牛奶已经躺在食堂的饮料窗口了。清华学子与食堂的交集里,从此又多出一袋温热的牛奶。

  在清华,美食就是护身符,保护我们走到天涯海角,披荆斩棘,仍念念不忘。泛着油光的麻辣小火锅里翻滚着小肥羊的香味;脆皮炸鲜奶一口咬开,能不能甜点再甜点;老瓦罐里小葱浓汤的美味早已经包裹不住了……它们每天都在食堂的各个角落里等你,等待与热爱生活的你相遇相知。

  从食堂好坏来看一个大学的质量,似乎是一个有些荒诞的剖析面,可你又不得不承认,当你回首大学时,总有很多记忆与食堂有关。那些呼朋引伴的声音,那条焦急等待的队伍,让所有的时光都变得可感。美食在变,食堂的位置和名字在变,穿梭而过的人在变,和食堂密不可分的青春故事却在每一个清华人的学生时代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