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
客服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河北农业大学

收藏

普通本科丨农林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312-7528888,0312-7521540

官方网址:http://www.hebau.edu.cn/ http://zhaosheng.hebau.edu.cn/

【农大好故事65期】科技浇灌丰收田

时间: 2018-06-08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9677 收藏

又一年千重麦浪,又一次金色收获。5月30日,由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项目区完成,甄文超教授牵头的《河北平原小麦-玉米水肥热高效利用协同增产关键技术》被授予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成果在河北小麦-玉米主产区,围绕节水节肥、光温高效、协同增产3个主攻方向,历时6年,建成13个试验区,开展126项攻关研究,探明了水肥热三大要素高效利用机制,创新了水肥热高效协同增产关键技术。近3年在河北省累计应用5297万亩,新增效益53.2亿元。至此,自2004年我校主持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

这是三代粮丰人不懈努力的成果

“成绩应归功于三代粮丰人的不懈努力。”这是甄文超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2004年以来,粮丰团队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凝聚的是老中青三代粮丰人十五年如一日的智慧和汗水,他们栉风沐雨、无怨无悔,把一篇粮食科技大文章写在了燕赵大地上、刻在了粮农心坎里。”

以马峙英、李雁鸣教授为代表的第一代粮丰人,带领研究团队明确了以“节水高产并重、夏秋粮均衡增产”为特色,以“寓粮于科技、寓粮于农民、寓粮于土地、寓粮于人才、寓粮于产业”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十五”阶段,找到了我省粮食产量恢复性增长的突破口;“十一五”阶段取得了“高产与节水节肥协调,增产与增收增效协调”的显著进步。形成的“矩阵式”河北省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得到科技部领导充分肯定。

“十二五”阶段,崔彦宏、陈景堂、甄文超教授分别主持了3个国家级粮丰课题,科技创新递次推进,进一步突破了水分-养分-热量协同高效、农艺-农资-农机深度融合的关键技术。项目区用20%的粮田面积,生产了全省30%的粮食,节约了4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第二代粮丰人中产生了3名农业部专家组成员、8名河北省小麦玉米产业体系岗位专家。

“十三五”期间,我校继续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总经费6500万元。由甄文超、张月辰等中年教授领衔,一批80后的第三代 “粮丰人”挑起了大梁,王红光、边大红、尹宝重、薛澄等多名青年骨干,均已锻炼成为粮丰团队和各自学科的中坚力量。年轻的第三代粮丰团队确定了“创新驱动、绿色提升、涵养生态、提质增效”的更高层次目标。

甄文超说,“能自始至终参加粮丰工程倍感骄傲和自豪,是粮丰工程的历练使我不断进步,粮丰工程为我提供了展示自己、实现抱负、服务三农、报效国家的舞台。今后,会继续发扬太行山精神,带领粮丰工程团队,以更多的创新成果,为实现我省小麦玉米绿色、节水、优质、丰产、高效做出更大贡献。”

于振文院士的博士生王红光,2012年毕业后到我校农学院工作。“参加粮丰我感觉收获很大。作为80后的粮丰人我们肩负着继承和发展的重任,创新无止境、奋斗无终点,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工作,把粮丰事业发扬光大”王红光说。

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研究院

十五年来,粮丰工程实行“开放、竞争、联合”的运行机制。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河北省农科院、河北师范大学等20余家单位,76个粮食主产县,12家龙头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工作。我校农学、植保、资环、机电、生命、城建、经贸、商学、食品等9个学院的100余名教师参加了粮丰工程,对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动和支撑作用。粮丰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河北省科技厅农村处徐成处长指出,“粮丰工程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技术成果,得益于他们整合全省优势资源,形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研究院,实现了‘产、学、研、企’的大联合。”2008年粮丰工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产学研结合十大优秀案例”。

这是一群永不停歇的追梦人

粮丰团队成员年复一年,马不停蹄地奔波于试验区,每年大量时间在野外开展试验,承受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清明节和五一节是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期,儿童节和端午节是小麦准备收获、玉米备播的关键期,中秋节和国庆节是玉米收获、小麦播种的关键期。十五年了,这些节假日对我们都是奢望。”甄文超说,“粮丰是我们的事业,大家无怨无悔。”

“风吹、日晒、天寒地冻的野外工作是家常便饭。每人的脸平时都是黑的,过一个冬天才又变白。”团队青年骨干杜雄博士诙谐地称自己身兼“黑白两道”。“‘黑’是我们的团队标志。田间试验起早贪黑、晒得比农民还黑。”团队成员段会军说。

藁城核心区试验田一望无际、丰收在望。记者见到了号称团队“猛张飞”的李瑞奇教授。之所以有这个雅号,一是他干试验风风火火,二是常年累月下地使他的肤色成为了名副其实地粮丰“第一黑人”。在麦田深处,他仔细观测小麦长势,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虽然遭遇了几次极端天气,但我们盯住了,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核心区再夺丰收问题不大。”

这是一只科教兴农的生力军

“实现专家与农民的无缝对接,打通技术和生产之间‘最后一公里’是粮丰工程的重要任务。要取得实效,就得‘下得去、蹲得住’,要走出实验室、试验田,深入示范区、辐射区。”马峙英教授对团队反复强调。

为了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掌握各项技术,团队主要成员每年百日以上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农民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据统计,粮丰团队已开展各种形式技术培训4285期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骨干近50万人次。通过“全覆盖式技术培训”、“粮丰快递直通车”、“粮丰科技信息网”等技术传播途径,使创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提升了我省粮食科技应用水平,全面带动和支撑了我省粮食产量2004~2017年的“十四连增”。

谈到今后的打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甄文超表示从中体会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认真思考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下的科技创新要求,以促进粮食产业绿色转型为导向,通过深入实施粮丰工程,全面支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粮食产业,向党、国家和农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2004年,课题主持人马峙英教授对10个示范县秋播试验逐一检查指导

2012年,项目区主要参加单位开展联查观摩活动

2013年,李雁鸣教授带领课题主持人陈景堂、甄文超考察共性技术研究试验

2017年,第三代粮丰团队向更新、更高、更优目标发展

作者:宣传部 姚运肖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

分数相近院校推荐